评估动态
您的位置:首页  评估动态
评估进行时之师者风范(六)
发布日期: 2017-04-27      文章访问量: 3

“教师先要把自己做好了,才有资本教书育人”——记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杨宇民教授

国家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、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”、江苏省“333工程培养对象”、江苏省高校“中青年学术带头人”……荣誉等身的背后,是杨宇民25年如一日的坚守。三尺讲台留下他诲人不倦的话语,科研前线烙下了他不断前行的足印。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,为学生们做出了最好的表率,用自己的言传身教,激励着更多的青年学子投身到科研第一线。

灯塔领航引路莘莘学子

“杨处长”、“杨教授”……杨宇民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绩,身上的头衔也越来越多,也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责任,但杨宇民说:“我还是最喜欢别人称我为‘杨老师’。”杨宇民言简情切。“一日为师,终身为父。”他把这份作为教师对学生的责任,视若珍宝,藏于心中。

“大学老师拿到科研项目,要尽量让本科生参与,要对学生耳濡目染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。”对于人才培养,杨宇民有着自己的见解。“科研平台是很好的育人平台,让学生进入科研项目团队感受创新研究气氛,比从书本上死记硬背重要的多。”他说,“老师要作为引领者,为他们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。”

“每一次与杨老师研讨课题,我总能感到一股奋发向上的动力与热情。”临床135班的韦自卫在申请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之初,遇到了研究方向上的困惑,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杨宇民。“我向杨老师表明意愿后,杨老师立刻便表示支持,并很快帮助我确定了研究方向,进行了项目的申报。”韦自卫深有感触的说,“杨老师绝不从头到尾一把抓,搞填鸭式教育,而是注重引导点拨,为我们推荐最新文献阅读,用全球最前沿的科研成果,来打开我们的思路,引发我们思考总结。”从石墨烯丝素膜到取向性材料,在课题深度与创新性等方面,杨宇民不遗余力的帮助学生寻找灵感火花。韦自卫在杨宇民的引导下不断摸索,不断改善材料性能,成功的完结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。

一名具有很强科研水平、教学能力的老师可以极大地带动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课堂。“杨老师的课会让我们觉得生物学离实际生活很近,可以为我们所用,是一个对社会对人类都能做出卓越贡献的领域。”研14生物学的龚佳欢非常上杨宇民的课,“是杨老师激发我们走进这个领域的信心与求知欲。”作为杨宇民助手的赵亚红,对他也满是溢美之词,“杨老师把课讲活了,他知识面广博,总是能够旁征博引,课堂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,很多学生意犹未尽,对他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课后都来参加他的课题组。”


以身作则恪守学术品格

晚上九点多钟,启秀校区7号楼的实验室里照常亮着灯光,忙碌的身影在窗边若隐若现。走近了,房间里时不时传来笔尖与纸摩擦的沙沙声和键盘上有规律的敲击声。白色的灯光在装着各种化学药剂的瓶瓶罐罐上,折射出柔和的光辉。

课堂之外,争分夺秒,是杨宇民工作的常态。早上6点半到办公室处理科技处的行政工作,五点钟下班后赶到启秀实验室做科研指导,常常到夜里九、十点才离校。25年来,他始终保持着办公室、教室、实验室三点一线的生活。“杨老师在主校区上班,有时候早晨六点多就到了实验室,晚上下班后也会到实验室,周末更是风雨无阻,和我们一起做实验。”谈起杨宇民的勤勉,研14生物学的龚佳欢用了“披星戴月”四个字来形容,“杨老师不仅为我们点拨思路,更亲自指导我们实验,实验间隙还会关心我们的生活,经常给予帮助。”

老师的身先士卒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动。“我最敬佩的是杨老师对学术的严谨。正是杨老师严谨的学术要求,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,让我们得以不断突破。”韦自卫由衷的说道,“之前做创新计划项目时,刚开始我们的线性材料只做到了4mm,后来通过缩窄挡板间距,我们把它缩小为1mm,但是杨老师认为还可以做到更微细。他亲自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,并综合考量了实验室设备的,帮助我们发现了切片法。”在做红景天苷类似物提纯研究项目时,6个月间,杨宇民带领学生不断尝试,终于使这个项目破茧成蝶。“辛苦了那么久,当我把总结实验方法细节汇报给老师时,本以为会得到夸奖,却因为错别字、化学式下标、反应时间、单位等细节部分不够完整规范,被杨老师严厉地批评。”研14生物学的刘鑫说,“我永远记得杨老师对我讲的那句话,‘将来走向工作岗位,就是依靠这些细节,去获取别人的信任’。”每每谈起杨宇民,刘鑫都会由衷地说一句“谢谢”,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感激之情。

“其实我的学生都很怕我。”杨宇民自认是位典型的严师,“虽然这可能会对学生有一定的压力,但压力同样也是动力。对于一个老师来说,学生的发展进步才是最重要的。”在杨宇民看来,“师生关系确立的最大目的是培养学生,最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负责任,至于你采取亲情的方式还是严厉的方式,那都无所谓。”严师的语气中,满满都透露着对学生的殷殷期盼。


敢于挑战勇攀科学高峰

模拟鸡蛋壳结构研制仿生型丝素蛋白神经导管;运用溶胶-凝胶技术研制新型壳聚糖、硅胶复合酶载体;设计将壳聚糖加工成具有多孔结构、抗拉强度高、降解可调控的神经导管;合成近80个红景天苷系列衍生物进行相关生物活性评价与研究……在杨宇民的眼中,科学探索之路永无止境。

随着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的兴起,生物材料的研究成为当前世界科研热点。曾从事化学材料研究的杨宇民,在顾晓松院士引导下,一步一步走上了材料学、化学和医学的交叉学科研究漫漫之路。“从零做起,是没有什么经验,但是我有灵活多变的研究方式和大胆改革的魄力。”杨宇民始终保持着对科学研究的热情,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,兢兢业业、甘守寂寞、勇于实践,并从实验的失败和成功中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乐趣。“我喜欢挑战有难度的课题,越难的才越有价值。”他认为,“大学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科学实验能力,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不断超越、不断提升。”

在科研工作之中,杨宇民硕果累累,如果问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项,他一定会说是壳聚糖神经导管研发的过程,他和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团队其他成员一道,经过多次的失败,终于把一度被业内认为“无解”的科学难题被他攻克了。壳聚糖是种天然高分子,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、血液相容性、安全性、微生物降解性,在食品、化工、化妆品、水处理、金属提取及回收、生化和生物医学工程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,但将壳聚糖作为植入人体的生物材料,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做到。如何制作成可控制体内降解速度的神经导管,作为人工神经移植物的材料需要它降解,这样材料才不会影响再生的神经,但也不能降解太快,否则就起不到人工神经的作用,为此杨宇民和他的研究团队进行了反复的试验和研究,找到通过控制壳聚糖的乙酰化度来控制材料的降解速度,然后又通过上百次的实验找到它与降解的关系。“这研究成果是国际上首例,我们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,之前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。”杨宇民平淡的谈起当年的攻坚过程,可是谁又能理解那其中的辛酸百味。

壳聚糖神经导管实验的成功,得益于他不怕苦的精神以及愈挫愈勇的韧性。谈起自己的成就,杨宇民却十分谦虚,挥手道,“成绩只是暂时的,还有很多后续问题需要解决。”他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这样的人生准则,“作为科研工作者都应该为这个社会知识体系,增加一点儿东西。哪怕增加的只是一点点,你都会在人类社会进步的道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迹。”朴素的言语,胜过一切华丽的词藻。尽管前路漫漫,他也会坚定的在人工神经移植材料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。

春颂夏弦的轮回中,时光带走了他的青春,为杨宇民的两鬓添加了霜华,而他却永远面带微笑自豪的向学生传递一种坚持的力量。“教师先要把自己做好了,才有资本教书育人。”或许,这就是老师,用心磨砺自己的品格,倾心栽培学子的未来,再回首才会是桃李芬芳。

(校报学生记者 朱琳 郭琦)


信息发布:教学质量管理处